
從車間操作配合工藝、部門間相互協調、車間獎罰考核制度3個方面入手,優化設計了具體的管理和操作措施,大大提高了內蒙古辦公設備運行效率,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。
車間操作配合工藝。切紙機人員配備為每機臺設主操作員、副操作員、備輥工各1名,班組長主要負責協調各項物資供應及調配。
1.衛生處理與問題排除。
主操作員接班后,要進行衛生處理,尤其是粉塵的吹掃工作,仔細檢查縱刀磨損情況、紙張分切尺寸及令數,確認無誤后再開機生產。觀察疊紙部分抽吸箱運行情況,如發現疊紙部分存在抽吸不均現象,應及時加大抽吸箱吹風紙頭氣壓,待紙張能平穩通過疊紙部時,疊紙部壓紙輪及時向前提到合理位置。車速逐步提高到300m/min左右,觀察理紙部分是否有折角、理紙不齊、竄紙等情況。調整正常后,內蒙古辦公設備可按照此設定情況使車速穩定在300m/min持續生產,副操作員及時配合主操作員更換棧板(目前切紙機具有不停機換棧板功能)。以80g/m2雙膠紙(1800mm紙輥)為例,規格為889mm×1194mm常規件紙,每車8個退紙架,整車上輥質量約為19.6t,從開始到分切完,大約用時80min。
2.整體工作配合。
4名備輥工,加2名主操作員和副操作員。當多臺切紙機同時工作時,班組長對人員進行協調,采取多人引紙法,可在不影響其他機組正常生產的情況下相互抽調人員,以提高內蒙古辦公設備生產效率。